
TRUSCO中山 吸油泵
日本著名創造學家講述他發明吸油泵的經過如下:1942年,我正在舊制的麻布中學讀二年級,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孝敬我的母親。向她表示我的愛和孝心。在冬季一個冰冷的早晨,我看見母親在廚房里,雙手抱著一個巨大的1800毫升的玻璃醬油瓶,她向桌上的小瓶子里倒醬油。現在使用的醬油瓶均改成手拿方便的體積小的塑料瓶。那時卻是又大又重的玻璃瓶,瓶口上也沒有現在的注出口,所以對一個婦女來說,向小瓶里子里倒醬油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冬天,厚厚的玻璃制成的大瓶子,連同里面的醬油一起被凍得冰冷,母親的那雙手不斷的顫抖,醬油灑了一桌子,但小瓶子里卻沒裝進去多少。母親彎著腰、低著頭,努力地做著這件艱苦的事情,我看見她蜷縮的身影,心里很激動。平日里我一直想為母親做一點事幫她的忙,這時我想:“為了讓母親少受些苦,為了讓她不抱個冰冷的大瓶子就能夠輕松地將小瓶裝滿醬油,我一定要想一個好辦法。”于是我自己去圖書館,讀了許多書,查了一些資料。在學習流體理論和原理的過程中,我了解了流體力學的虹吸現象,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首先,找到了理論根據,掌握了“合理性”。這個理論根據就是:當流體在管道內從高處向低處流動時,盡管中間有一段高出液體平面的管路,但一旦液體開始流動,液體就會不停地向低處流動,這一現象就是虹吸現象。當然只有這一點還是不夠趵。當用管子吸取大瓶醬油時,必須想辦法把醬油吸到逆“u”字形的管子的*高處,再使之向另一端的低處流,才能形成虹吸!才能使醬油自動地流人小瓶。向低處流的下坡是不成問題的,困難的是如何才能把醬油吸到管子的頂點,也就是“爬坡的問題。當然也可以像一般人所想像地那樣,用嘴吸管子一端,將醬油吸過頂點后,再迅速地將管口插入小瓶。但是用嘴吸的時候,輕重很難控制,很容易把醬油吸到嘴里或灑到外面。“難道沒有好的辦法嗎?”有**我正在為這事苦思苦想的時候,突然目光落在桌子上自來水筆的墨水吸取管上,腦子里一亮,來了靈感。
我上中學的時候,所使用的自來水筆與現在的不一樣。向自來水筆里灌墨水的方法是,用一個帶橡皮球的玻璃吸管從墨水瓶吸取墨水后,再注人到自來水筆內。這種自來水筆現在幾乎已經見不到了,年輕的讀者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這里我想簡單地介紹一下這種墨水吸取管。吸取管由一枝一端細一端粗的玻璃管和一個連在粗端的空心橡皮球構成,這是那時使用自來水筆必不可缺少的文房之寶。將不帶橡皮球的玻璃管細端插人墨水瓶,用手將橡皮球捏扁,松開手,墨水就會被吸人玻璃管中。再將細端插人自來水筆的上端,捏扁橡皮球,墨水就會注人到筆內。這個墨水吸取管觸發了我的靈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不用嘴吸管子口,也能把液體吸上來!”于是我把吸取管的橡皮球取下來,再將一枝喝汽水用的塑料管彎成“U”字形,在中間開了一個洞,把橡皮球用膠水固定在吸管的洞口上。
但是單這樣做并沒有成功,并沒有把液體吸上來。經過試驗和思考,我明白了在吸管上必須有兩個單方向通行的活瓣。經過多次的改造、試驗,克服了許多困難,終于成功地使吸上來的液體不再倒流回去,能順利地連續流動了。40多年來,這項發明一直被家家戶戶所使用。主人公在寒冷的冬天,看到母親艱苦的倒醬油的情景,觸發靈感使他決定要創造自動吸油泵。自來水筆的墨水吸管又觸發靈感使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